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组织工作 >> 基层组织建设 >> 正文
基层组织建设

宁德师范学院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展示(四)

发布时间:2024/06/11 17:34:00   【字体:

构建“124”工作机制 打造“党建+科研”育人平台

---宁德师范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总结报告

一、项目简介

此批准项目立项的党组织名称为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项目起止时间是2022.06-2024.06;支部现有党员数16人;参与活动的党员数16人,党支部先后获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宁德市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宁德师范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以科研平台为载体,以服务学生为抓手,创新“124”工作机制,较好地探索出了一条提升党组织政治引领力、组织力、执行力的路径,对新时代高校科研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立项活动”背景

“党建+科研”育人模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世界大学、世界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在高校,通常科研项目和论文是评价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党建服务评价则较为笼统,教师职称评聘更是没有设置党建服务等指标要求。一些青年党员教师更愿意花心思在与职称评聘硬相关的科研业务上,而忽略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在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师生群众,促进学生成才方面开展党建服务,出现了“重科研、轻党建”现象。

支部针对以上问题,按照样板支部“七个有力”的要求,充分发挥青年教师为主、博士研究生居多、教科研协作导向的优势,依托“福建省绿色能源与环境催化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平台,以服务为抓手,对“党建—科研—育人”协同发展模式开展探索实践,创新“124”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党建+科研+育人”三位一体党支部,推进“党建+科研”深度融合。

三、“立项活动”做法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科研和教学为抓手,推进“党建+服务”深度融合。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逐渐探索出符合本支部特点的“124”工作机制,即:“一领头二融合四强化”。领头是示范,双融合是目的四强化是途径。“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发挥头雁效应,以服务学生为抓手,通过强化支部引领力、组织力、亲和力、战斗力,带动支部党员在党建和科研业务上不断提升达到“党建+科研”协同融合发展的目的。

(一)强化支部引领力,打造党性教育阵地

党员活动室建立在党员科研经常出入的实验楼,配备投影仪和茶几,使之兼具科研沙龙和学术交流功能。室内布置党旗和党员誓词、权利、义务等内容,设置党建宣传展板,宣传典型案例和党员先锋,力争做到宣传师生有力,让进入活动室的每一名师生接受党性洗礼,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活动室还设置有党建图书园地、学习心得分享角,成为支部开展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场所,力争做到教育监督党员有力。近三年,院党委书记多次联系“双带头人”工作室所在教师第一党支部,参与指导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支部党员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为毕业生进行线上就业岗位推介,100%解决四类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展问卷调查,收集问题,共解决“急难愁盼”等问题二十多条。

(二)强化支部组织力,推进科研团队建设

基于支部党员科研优势,把党建工作推进与科研活动相结合,力争做到组织师生有力,凝聚师生为学院中心发展工作助力。一是发挥“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员之家”为依托组织科研沙龙课题研讨等,将党建工作与科研课题的申报、实施、结题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实现党建与科研的深度融合。是针对服务地方发展中心工作,组建党员“博士服务团”,引导支部党员积极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近三年组织党员加入闽东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特聘导师团队,认领产业学院课程超市的十多门课程,为相关企业在项目、课题、专利等方面提供宁师智力支持;是针对服务学院发展中心工作,以科研为载体,倡导支部党员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抱团,瞄准地方四大产业方向需求,组建科研创新团队4个。首个正式授牌的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特色生物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科技厅验收,并授牌运行;组织积极申报各类科研平台,获批省厅级平台4个。

(三)强化支部亲和力,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党员教师有效发挥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着力推进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等育人体系建设。主动调研学生需求,利用支部党员学历优势,引导支部党员争当四有好老师,做到服务师生有力。支部教师根据各自所在教研室,对于考研的同学,无私提供相关课程咨询、考前辅导、专业调剂帮助;在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勇挑重任,发挥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优势,鼓励学生大二起就进入教师科研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加入到教科研项目中,引导自主申报项目,指导学科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指导工作。实现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将党建活动与学术研究、教书育人融为一体,实现学科引领聚才、学术提升育才、文化铸魂励才、团结培养成才,促进党建工作、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同时以导师制为抓手,把工作室作为师生的交流场所,让学生在工作室的党建环境中强化思政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党员教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资助5项,省级资助12项,学生参与科研人数达百余人。

(四)强化支部战斗力,拓展党建服务范围

对照支部党员一人一台账,定期分析评价每个党员在服务地方、学生成才、学院发展等方面特点,力争做到管理党员有力,把支部党建工作根据模块分解到各具特长党员身上,让每一个党员在最擅长的领域发挥最好的战斗力。支部教师入选省市科技特派员高达12人次,为宁德经济社会的“四梁八柱”发展提供服务,与校外企业共同成立党建共建平台,赴青拓集团探索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推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积极对接企业,承接横向项目十多项等。3名党员在指导学生竞赛中获优秀指导教师,2名党员在毕业论文中获校级优秀指导教师,在学院新增发明专利和高质量论文中,第一支部党员教师占绝对多数。此外,支部党员不仅100%获批省级以上项目,与党建相关的“课程思政”等课程内涵建设项目也做到全覆盖,切切实实做到党建和科研两手抓,两手硬。

四、“立项活动”成效

(一)夯实党建基础,打造“党员之家”特色党建品牌

在学院师生出入最频繁的实验室场所建立“党员之家”党员活动室,融入多元化党建和化学学科因素,变为师生乐于接受党性洗礼的活动场所,使之成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品牌阵地,省市校各级领导多次莅临“党员之家”参观指导,并有力促进“双带头人”党支部工作室的建设,发挥了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3年来,吸引1名优秀博士青年教师和数十名学生主动加入党组织。

(二)强化党建引领,增强“有组织科研”融合效应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设立多个“党建带科研”党员先锋岗,推动学院科研再上新台阶。近年来获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个省级科研平台、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科技厅项目19项,获得各类项目资助总经费达586.9万元,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并通过参加“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经验交流会,进行分享交流,在全校范围示范推广。

(三)选树身边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特别是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闽东特色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等重大工作中,通过发挥“博士服务团”的辐射效应,支部涌现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等一批省市级先进典型,并被人民网、学习强国、闽东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发挥了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四)凝练支部典型做法,大力提升社会影响力

支部注重发挥共建共享作用,在党建与科研双融合探索方面,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高校基层党建中的作用发挥探索主题发表党建论文2篇;结合支部“党建+科研”特色育人模式发表党建论文1篇,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此外,进一步凝练支部典型做法,拍摄支部特色宣传片,同时引导党员凝练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特色做法和经验,共计刊发党建重要活动相关稿件十余篇,真正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五、佐证材料


1 支部成员获省市级党组织奖励证书

2 支部成员近三年发表代表性论文

3 支部成员近三年获得省市级人才类称号

图4 校外媒体典型宣传报道